千分表简介 千分表是如何工作的 |
时间:2025-04-11 09:44:16 来源: 作者: |
千分表 - 定义 千分表是通过齿轮或杠杆将一般的直线位移(直线运动)转换成指针的旋转运动,然后在刻度盘上进行读数的长度测量仪器。 千分表是将形成杠杆一部分的测头的移动作为机械性旋转运动,传达给末端的指针,此指针再将测头所移动的量显示在圆形刻度板上的测量仪器。 千分表有纵形(T)、横形(Y)、垂直形(S)几种,要根据使用用途选择合适的种类。 纵形(T):正面观测刻度板的话,测头为前后移动型 横形(Y):正面观测刻度板的话,测头为左右移动型 垂直形(S):纵形刻度板相对于测头垂直安装型 千分表 - 种类 1、表盘千分表 (1)刻度为0.01mm的千分表 测量轴移动1mm相当于长轴转动一圈,测量范围有5mm、10mm不等。 (2)刻度为0.001mm的千分表 测量轴移动0.2mm相当于长轴转动一圈,测量范围有1m、2mm、5mm不等。 2、杠杆式千分表 杠杆式千分表中,一般有按照0.01mm分度,测量范围为0.5mm、0.8mm的千分表以及按照0.002mm分度,测量范围为0.2mm、0.28mm的千分表。 3、电子数显千分表 4、数显测厚千分表 5、数显内径千分表 千分表 - 原理 当量杆移动1毫米时,这一移动量通过齿条、轴齿轮1、齿轮和轴齿轮2放大后传递给安装在轴齿轮2上的指针,使指针转动一圈。若圆刻度盘沿圆周印制有 100个等分刻度,每一分度值即相当于量杆移动0.01毫米,则这种表式测量工具常称为百分表。若增加齿轮放大机构的放大比,使圆表盘上的分度值为0.001毫米或0.002毫米(圆表盘上有200个或100个等分刻度),则这种表式测量工具即称为千分表。二者的原理是相同的。百分表(千分表)是美国的B.C.艾姆斯等于1890年制成的。它常用于形状和位置误差以及小位移的长度测量。百分表的示值范围一般为0~10毫米,大的可以达到100毫米。改变测头形状并配以相应的支架,可制成百分表的变形品种,例如厚度百分表、深度百分表和内径百分表(见孔径测量)等。如用杠杆代替齿条则可制成杠杆百分表和杠杆千分表,其示值范围较小,但灵敏度较高。此外,它们的测头可以在一定角度内转动,能适应不同方向的测量,结构也紧凑。它们适用于测量普通百分表难以测量的外圆、小孔和沟槽等的形状和位置误差检验。 千分表 - 结构 千分表的结构较简单,传动机构是齿轮系,外廓尺寸小,重量轻,传动机构惰性小,传动比较大,可采用圆周刻度,并且有较大的测量范围,不仅能作比较测量,也能作绝对测量。 千分表的工作原理,是将被测尺寸引起的测杆微小直线移动,经过齿轮传动放大,变为指计在刻度盘上的转动,从而读出被测尺寸的大小。 千分表的构造主要由3个部件组成:表体部分、传动系统、读数装置。 千分表已实施出口产品质量许可制度,未取得出口质量许可证的产品不准出口。 千分表的日常保养方法5ne检测VBA ⒈ 使表远离液体,不使冷却液、切削液、水或油与表接触。5ne检测VBA ⒉ 在不使用指示表时,要解除其所有负荷,让测量杆处于自由状态。5ne检测VBA ⒊ 除长期不用外,测杆上不涂任何油脂,以免粘结。5ne检测VBA ⒋ 切勿敲击 碰撞 摔打5ne检测VBA ⒌不要使测量杆突然撞落到工件上,也不可强烈震动、敲打指示表。5ne检测VBA ⒍测量时注意表的测量范围,不要使测头位移超出量程,以免过度伸长弹簧,损坏指示表。5ne检测VBA ⒎不使测头测杆做过多无效的运动,否则会加快零件磨损,使表失去应有精度。5ne检测VBA ⒏当测杆移动发生阻滞时,不可强力推压测头,须送计量部门处理。5ne检测VBA 5ne检测VBA 珠海天创仪器专业代理销售国内外超声探伤产品:超声波测厚仪、超声波探伤仪、各种配件、超声波探头、耦合剂等5ne检测VBA 涂装系列产品:涂层测厚仪、喷涂表面检测、片材测试、物料测试、耐腐蚀测试等5ne检测VBA 磁粉探伤产品:便携式交直流磁轭、荧光磁粉、普通磁粉,各种紫外线灯、紫外线照度计等5ne检测VBA 环保系列产品:温湿度计、风速计、噪音计、环境检测仪器、各种气体检测仪、气体分析仪等5ne检测VBA 建筑检测产品:钢筋探测仪、混凝土保护层测厚仪、激光测距仪、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等5ne检测VBA 光测量计系列:分光辐射亮度计、色彩亮度计、色彩分析计、光谱仪等5ne检测VBA 测色仪器系列:分光测色计、色差计、色彩管理软件、光泽度计等5ne检测VBA 电子电工产品:示波器、万用表、钳形表、相序表、电力检测仪器等5ne检测VBA 千分表 - 定义 千分表是通过齿轮或杠杆将一般的直线位移(直线运动)转换成指针的旋转运动,然后在刻度盘上进行读数的长度测量仪器。 千分表是将形成杠杆一部分的测头的移动作为机械性旋转运动,传达给末端的指针,此指针再将测头所移动的量显示在圆形刻度板上的测量仪器。 千分表有纵形(T)、横形(Y)、垂直形(S)几种,要根据使用用途选择合适的种类。 纵形(T):正面观测刻度板的话,测头为前后移动型 横形(Y):正面观测刻度板的话,测头为左右移动型 垂直形(S):纵形刻度板相对于测头垂直安装型 千分表 - 种类 1、表盘千分表 (1)刻度为0.01mm的千分表 测量轴移动1mm相当于长轴转动一圈,测量范围有5mm、10mm不等。 (2)刻度为0.001mm的千分表 测量轴移动0.2mm相当于长轴转动一圈,测量范围有1m、2mm、5mm不等。 2、杠杆式千分表 杠杆式千分表中,一般有按照0.01mm分度,测量范围为0.5mm、0.8mm的千分表以及按照0.002mm分度,测量范围为0.2mm、0.28mm的千分表。 3、电子数显千分表 4、数显测厚千分表 5、数显内径千分表 千分表 - 原理 当量杆移动1毫米时,这一移动量通过齿条、轴齿轮1、齿轮和轴齿轮2放大后传递给安装在轴齿轮2上的指针,使指针转动一圈。若圆刻度盘沿圆周印制有 100个等分刻度,每一分度值即相当于量杆移动0.01毫米,则这种表式测量工具常称为百分表。若增加齿轮放大机构的放大比,使圆表盘上的分度值为0.001毫米或0.002毫米(圆表盘上有200个或100个等分刻度),则这种表式测量工具即称为千分表。二者的原理是相同的。百分表(千分表)是美国的B.C.艾姆斯等于1890年制成的。它常用于形状和位置误差以及小位移的长度测量。百分表的示值范围一般为0~10毫米,大的可以达到100毫米。改变测头形状并配以相应的支架,可制成百分表的变形品种,例如厚度百分表、深度百分表和内径百分表(见孔径测量)等。如用杠杆代替齿条则可制成杠杆百分表和杠杆千分表,其示值范围较小,但灵敏度较高。此外,它们的测头可以在一定角度内转动,能适应不同方向的测量,结构也紧凑。它们适用于测量普通百分表难以测量的外圆、小孔和沟槽等的形状和位置误差检验。 千分表 - 结构 千分表的结构较简单,传动机构是齿轮系,外廓尺寸小,重量轻,传动机构惰性小,传动比较大,可采用圆周刻度,并且有较大的测量范围,不仅能作比较测量,也能作绝对测量。 千分表的工作原理,是将被测尺寸引起的测杆微小直线移动,经过齿轮传动放大,变为指计在刻度盘上的转动,从而读出被测尺寸的大小。 千分表的构造主要由3个部件组成:表体部分、传动系统、读数装置。 千分表已实施出口产品质量许可制度,未取得出口质量许可证的产品不准出口。 千分表 - 技术要求 1、外观:百分表的表蒙应透明洁净,不应有气泡和明显的划痕;表盘刻线应清晰平直,无目力可见的断线和粗细不匀;测头上不应有碰伤、锈迹、斑点和明显的划痕。其它表面上不应有脱漆、脱铬和毛刺及影响外观质量的其它缺陷。表上必须有制造厂名、分度值和出厂编号。使用中和修理后的百分表,允许有不影响使用准确度的外观缺陷。 2、各部分相互作用: ①表圈转动应平稳,静止应可靠,与表体的配合应无明显的松动。 ②测杆的移动及指针回转应平稳、灵活,不得有跳动、卡住和阻滞现象。 ③指针应紧固在轴上,测杆移动时,指针不应松动。 ④紧固百分表装夹套筒后,测杆应能自由移动,不得卡住。 3、指针与表盘的相互位置。 ①百分表的测杆处于自由状态时,调整表盘零刻线和测杆轴线方向重合,此时指针位置应符合表6—10—36的要求。 表盘刻度型式 指针在距零刻度左上方 50 4~12 100 8~25 200 16~50 ②百分表测杆行程应超过工作行程终点,超过的行程应满足表6—10—37的要求。 表6—10—37超行程要求 测量范围(mm) 表盘刻度型式(分度) 超过终点的行程不少于(mm) 0-3 50 0.3 0-5,0-10 100 0.5 ③转动指针对准任何整转数时,指针位置偏离零位应不大于15μm。 ④指针末端与表盘刻线方向应一致,无目力可见的偏斜,指针末端上表面至表盘之间的距离应不超过表6—10—38的要求。 表6—10—38指针末端上表面至表盘距离 表盘刻度型式(分度) 指针末端上表面至表盘距离(mm) 50、100 0.9 ⑤指针末端应盖住短刻线长度的30~80%。 4、指针末端及表盘刻线宽度:应不超过表6—10—39的要求。 表6—10—39指针末端及表盘刻线宽度 测量范围(mm) 表盘刻度型式(分度) 表圈直径(mm) 指针末端及表盘刻线宽度(mm) 0~3 50 42 0.10~0.20 0~5,0~10 100 >42 0.15~0.25 5、测头测量面的表面粗糙度:应不超过表6—10—40的要求。 表6—10—40测头测量面表面粗糙度 测头材料 钢 硬质合金 宝石 测头测量面表面粗糙度 Ra 0.1 Ra 0.2 Ra 0.05(6) 装夹套筒直径:直径为Φ800-0.015。 7、测力:测力应不超过表6—10—40的要求。 正行程中的最大测力值即为百分表的最大测力。单向行程中的最大测力值与最小测力值之差即为表的单向行程测力变化,各点的正行程测力值与反行程测力值之差,即为同一点正反向测力变化,均不应超过表6—10—41的要求。 表6—10—41测力要求 测量范围(mm) 最大测力 单向行程测力变化 同一点正反向测力变化 0~3,0~5,0~10 1.5 0.5 0.4 8、示值变动性:应不超过表6—10—42的要求。 9、测杆径向受力对示值的影响不应超过表6—10—42的要求。 表6—10—42示值变动性 测量范围(mm) 示值变动性(μm) 测杆径向受力对示值影响(μm) 0级 1级 0级 1级 0-3,0-5,0-10 3 5 3 5 10、示值误差:百分表的示值误差不得超过表6—10—43的要求。 表6—10—43百分表示值误差 准确度 等级 百分表示值误差(μm) 回程误差 (μm) 任意0.1mm 任意1mm 0~3mm 0~5mm 0~10mm 0 5 8 10 12 14 3 1 7 10 15 18 20 5 11、回程误差:百分表的回程误差应不超过表6—10—43的要求。 另外,千分表精度0.001mm,所以,是百分表还是千分表就看精度。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