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说明 | 升级会员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流式细胞仪的原理介绍 流式细胞仪工作原理

时间:2025-04-12 19:21:20  来源:  作者:

    流式细胞仪是进行流式细胞分析的仪器,集电子、计算机、激光、流体理论于一体,被誉为试验室的“CT”。UI2检测VBA

    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er, FCM)是一种在功能水平上对单细胞或其他生物粒子进行定量分析和分选的检测手段;UI2检测VBA

    它可高速分析上万个细胞,并能同时从一个细胞中测得多个参数,与传统荧光镜检查相比;UI2检测VBA

    具有速度快、精度高、准确性好等优点,成为当代zui先进的细胞定量分析技术。UI2检测VBA

    工作原理UI2检测VBA

    将待测细胞染色后制成单细胞悬液。UI2检测VBA

    用一定压力将待测样品压入流动室,不含细胞的磷酸缓冲液在高压下从鞘液管喷出,鞘液管入口方向与待测样品流成一定角度;UI2检测VBA

    这样,鞘液就能够包绕着样品高速流动,组成一个圆形的流束,待测细胞在鞘液的包被下单行排列,依次通过检测区域。UI2检测VBA

    流式细胞仪通常以激光作为发光源UI2检测VBA

    经过聚焦整形后的光束,垂直照射在样品流上,被荧光染色的细胞在激光束的照射下,产生散射光和激发荧光。UI2检测VBA

    这两种信号同时被前向光电二极管和90°方向的光电倍增管接收。UI2检测VBA

    光散射信号在前向小角度进行检测,这种信号基本上反映了细胞体积的大小;荧光信号的接受方向与激光束垂直;UI2检测VBA

    经过一系列双色性反射镜和带通滤光片的分离,形成多个不同波长的荧光信号。UI2检测VBA

    这些荧光信号的强度代表了所测细胞膜表面抗原的强度或其核内物质的浓度;UI2检测VBA

    经光电倍增管接收后可转换为电信号,再通过A/D转换器,将连续的电信号转换为可被计算机识别的数字信号。UI2检测VBA

    计算机把所测量到的各种信号进行计算机处理,将分析结果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液可以打印出来;UI2检测VBA

    还可以数据文件的形式存储在硬盘上以备日后的查询或进一步分析。UI2检测VBA

    检测数据的显示视测量参数的不同由多种形式可供选择。UI2检测VBA

    单参数数据以直方图的形式表达,其X轴为测量强度,Y轴为细胞数目。UI2检测VBA

    一般来说,流式细胞仪坐标轴的分辨率有512或1024通道数,这视其模数转换器的分辨率而定。UI2检测VBA

    对于双参数或多参数数据,既可以单独显示每个参数的直方图;UI2检测VBA

    也可以选择二维的三点图、等高线图、灰度图或三维立体视图。UI2检测VBA

    细胞的分选是通过分离含有单细胞的液滴而实现的。UI2检测VBA

    在流动室的喷口上配有一个超高频电晶体,充电后振动;UI2检测VBA

    使喷出的液流断裂为均匀的液滴,待测定细胞就分散在这些液滴之中。UI2检测VBA

    将这些液滴充以正负不同的电荷,当液滴流经带有几千伏特的偏转板时;UI2检测VBA

    在高压电场的作用下偏转,落入各自的收集容器中,不予充电的液滴落入中间的废液容器,从而实现细胞的分离。UI2检测VBA

UI2检测VBA

UI2检测VBA

流式细胞仪的发展历史

  1、1934年,Moldavan使悬浮的红细胞从一个毛细玻璃管中流过,每个通过的细胞可被一个光电装置记录下来。这就是流式细胞仪的雏形。  2、1965年,Kamentsky用紫外吸收和可见光散射两个参数同时测量未染色细胞,给出细胞中核酸的含量和细胞大小。奠定了多参数流式细胞测量的基础。  3、1967年,Van Dilla和Los Alamos采用了层流流动室和氩激光器,开发出了液流束、照明光轴、检测系统三者相互垂直的流式细胞仪。这成为目前各种流式细胞仪的基础。  4、1969年,Fulwyler利用静电墨水喷射液滴偏转技术,建立了流式细胞分选术。Ehrlich和Wheeless利用飞点扫描技术和缝扫描技术使零分辨率的流式细胞仪变成了低分辨率的流式细胞仪。  5、20世纪70年代,随着Kohler和Milstein成功提出了单克隆抗体技术和荧光标记技术,为特异研究和分析细胞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6、1973年,美国BD公司和美国斯坦福大学合作,研制开发并生产了世界上第一台商用流式细胞仪FACS I。  7、20世纪80年代,流式细胞仪的数据采集、存储、显示、分析日趋完善,随着样品制备方法的增加,新的荧光染料和细胞标记物的出现,使流式细胞仪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  8、20世纪90年代,与之配套的标本制备仪和自动进样器的问世,以及适合临床应用的单克隆抗体的增加,使流式细胞仪逐渐从科研单位进入医院的中心实验室和检验科,成为现代化的临床检验仪器的一部分。UI2检测VBA

标签: 流式细胞仪
流式细胞仪流式细胞仪的发展历史_流式细胞仪

流式细胞仪的应用

  流式细胞仪在医学应用非常广泛,是一种能够对细胞进行相关处理的仪器,并且能够对细胞进行必要的分析,所以在医学生的应用非常的多。下面介绍一下流式细胞仪的具体应用:  流式细胞仪的应用  1、DNA倍体分析  DNA分析是流式细胞仪最初且是现在应用广泛检测项目。由于恶性细胞DNA含量通常与正常细胞不同,存在异倍体细胞,所以现有很研究评价异倍体细胞与肿瘤恶性度及其预后的关系。DNA含量检测还可提供细胞周期方面的信息,这在细胞生物学中运用很广泛。特别地,它可表示出细胞毒性药物对细胞作用过程。这些DNA检测还可与细胞表面标志物标记同时进行,这样在细胞混合培养中,可通常追踪表达特异标志物的细胞显示其生长周期情况。所有方法都是基于染料能与核酸起特异的化学反应并发射出荧光,常用的染料为PI,DAPI。  在该领域Partec公司的 CyFlow PA是一枝独秀。  2、细胞生存能力实验  使用Heochest 33342染料与DNA特异性结合,后因细胞活力不同染料的结合程度也各异,故可评估细胞的活性度。  3、计数外周血中检测网织红细胞  使用TO染料能够特异性地与RNA结合,结合系数高达3000,故具有很好的性价比。  4、外周血、骨髓采集物中CD34阳性干细胞计数,临床上用于骨髓移植前干细胞数理的测定。使用标准ISHAG方案,需要DNA或其他核染料占用FITC通道,PE标记CD34抗体,PE-CY5标记CD45抗体。  5、交叉淋巴细胞、粒细胞毒实验  检测识别供体血清中免疫球蛋白与受体粒细胞之间是否存在反应有着重要临床意义,因为这种反应会导致移植后发热、移植后肺损伤及免疫性粒细胞缺乏症。流式细胞仪可检测全血样本与血清孵育后粒细胞上结合的人免疫球蛋白。FITC标记人免疫球蛋白抗体、PE标记粒细胞表面标志物、PE-CY5标记HLA抗体。  6、血小板自身抗体检测  血小板自身抗体识别人血小板抗原,会引起各种临床相关症状,如新生儿自免性血小板减少症、输血后紫癜、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流式细胞可快速准确地检测血小板自身抗体。FITC标记抗人免疫球蛋白抗体、PE标记识别血小板抗体。  7、移植交叉配型  原细胞毒实验,主要用于避免移植物超急性排拆反应。流式细胞仪用于监测T或B细胞是否受到受体血清中免疫球蛋白攻击,作为HLA配型前的预实验。流式细胞仪因其高精确性已成为该领域内的金标准。FITC标记抗人免疫球蛋白抗体、PE标记识别T细胞CD3或B细胞CD29抗体。  8、检测细胞经抗原或细胞有丝分裂刺激后活化效应淋巴细胞早期活化指标CD69可用来检测免疫治疗效果。流式细胞使用三色分析可监测淋巴细胞各亚群活化情况:FITC标记的CD3抗体、PE标记的CD8抗体、PE-CY5标记的CD69抗体。  9、细胞增殖状态检测  核增殖抗PCNA、Ki67、BrdUrd用于衡量细胞增殖分裂状况,在评估肿瘤预后有重要意义。为些标志物的检测一般同细胞表面标志物同时检测。FITC标记PCNA或Ki67或BrdUrd,PE或(并)PE-CY5标记细胞表面标志物。  10、染色体分析  流式细胞仪染色分析运用两种特异性染料:Hoechest33258与核苷酸AT结合;Chromomycin A3与GC相结合。从而在双参数坐标上根据染色体ATCG含量的不同识别各种染色体。平时进行的染色体分析耗时且需要操作者极具经验,而用流式细胞仪时可快速地识别出异常染色体,如加配分选系统可将这些异常染色体分选出来作进一步分析。UI2检测VBA

标签: 流式细胞仪
流式细胞仪流式细胞仪的应用_流式细胞仪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合肥住建口检测单位招聘,高级工程师+协会九大专项证书,人员全职兼职均可
合肥住建口检测单位招
关于印发安徽省建设工程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标准条件的通知(图文)
关于印发安徽省建设工
一般溶液有效期一览表
一般溶液有效期一览表
2022年一建《机电》真题解析
2022年一建《机电》真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